大化革新时,日本毫无保留而且快速地全盘学习大唐文化,但没采用大唐的宦官制度及科举制度。为什么?这有时被认为是日本史上之谜。没采用,可能是“不愿”采用,也有可能是“不需要”采用。若说是不愿采用,则当时日本必已有更高的价值判断,才能认为中华文化在那两点上“不好”,所以不愿采用。以当时大唐帝国初期的国势,及大化革新的热切来看,如说日本当时已有更高的价值判断,似乎不太合理。而且当时日本虽已统一,但尚未有文字,才由部落蜕变不久,其统治制度可能不甚健全,不像中国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自秦统一中国也有八百多年,制度完备。日本人当时应该不是“不愿”采行才对。
首先须了解的是,宦官制度是男女不平等的产物。除了少数例外,男人天性不只以一妻为满足,做国王或皇帝的掌握全国绝对权力之后,势必想要“拥有”且“独占”多位妻妾。为了独占,不使其它血统混入龙种中,就是不要让她们有机会接触到别的男子,以免妄生男女之情,惹是生非,所以这些妻妾都被监禁起来。妻妾一多,就有管理及基本生活必需的问题,如果让别的女仆来管理这些妻妾,便有不易分清妻妾与女仆的困扰,而且女性体力较弱,难做粗重工作。所以就由其它男性来管理,正是这样的需求,催生了中国宦官制度的产生。
可以说,中国宦官制度的产生,就是因为男性至上的社会背景。而当时日本自第三十三任推古天皇登基的公元592年开始,直到四十八任称德天皇于770年死亡,这178年共经历了十六任天皇,而十六任中就有八任天皇是女人。进行大化革新的孝德天皇虽然是一名男性,但是他的前任天皇黄极和后任天皇齐明为同一人重祚的女天皇,她是孝德天皇之姐。由于当时的日本女天皇那么强势,男天皇根本无法多妻,男权至上的根基也就不存在,宦官制度也就缺乏推行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