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子算是朦胧派诗人,这个“幼稚”的诗人,有人曾不认为他的诗有何高超之处,即使曾以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模仿了两首诗。有些专家甚至认为,他的诗歌只停留在中小学生水平上,他的诗像一个个童话故事。海子的好友西川曾说他“像一个赤子一样的生活”,可见他不谙世事。
但敏感的他却幻想写出可以和歌德、但丁、莎士比亚比肩的史诗,最终留下《太阳-七部书》,沉浸于诗歌的园地,还自称“王子”,也许他是一种无谓的自傲和脱离实际的自诩。就像现在的不少学生,有些字还懂不了几个,却沾沾自喜,称其充满童真童趣、幼稚可笑尚未成熟的“小说作文”美其名为“儿童文学”。
当然,海子还是比较有天赋的一员,15岁考上北京大学,19岁便分配到中国政法大学任教,有点类同法国的少年早熟的天才诗人兰波,在同龄人中算是佼佼者。他曾与食指同获第三届人民文学奖诗歌奖,但他生前名声不大,卧轨自杀后,名声却像滚雪球般逐渐壮大,响亮起来,以至于后来成为当代学院新诗人的代表。
难道是由于他在自杀两个月前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中所体现出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对生活的态度应该是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而卧轨的最终缘由是完美的理想与不完美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到了不可协调的地步,因而要通过自杀来寻求解脱。
同时他在诗中所言的幸福其实是一种虚拟的幸福,让人们产生误解。在自身两重人格彼此冲突时,无法自我解脱,最终造成悲剧。海子所谓幻想与渴望在《雨》、《五月的麦地》也同样体现得出。他的文学宿命论便是他所言的“从明天起,做个幸福的人”。这种活在天堂便是幸福的奢望。在诗歌成就上,海子跟惠特曼、聂鲁达一类诗人比起来,显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是在中国当代诗坛上的地位,却似乎不亚于其他著名诗人。我们读诗,在于理解作者蕴含在诗中的意旨,也许海子这个矛盾的统一体是文学宿命论中的一个异数,才让他开拓了一个诗的新领域,一个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