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起,龚琳娜就作为苗苗艺术团的小演员走遍天下。16岁时,龚琳娜考入中国音乐学院附中,跟随邹文琴老师学了7年民族声乐。可以说,龚琳娜的音乐之路,是非常顺畅的。然而,也正是青歌赛获奖,让龚琳娜坚定的音乐之心产生了迷茫。民族唱法的模式化、作品的雷同化、民歌歌手的同质化,都让龚琳娜觉得很痛苦,千篇一律的妆容和技巧,让龚琳娜很快获得了掌声,得到了很多钱,但迷失了内心的自己。
直到她认识老锣,老锣懂她的音乐,懂什么是国际化,懂什么是心灵自由、嗓音自由、自我自由。她的艺术需要成长,她的音乐更需要从中国舞台走向国际舞台,老锣教会了她,自信永远要掌握在自己手中,走自己的路,把音乐做好,这里面可能会有难,会有不顺,可是最终还是会顺的,要坚持,不要用外表和技巧赢得观众,而要真正的音乐本身。
龚琳娜辞掉民族乐团的“铁饭碗”,和老锣一起游走欧洲八年,穷过,被排斥过,更曾因为在西方的舞台上演唱中国人最喜欢的高音,吓得前排观众往后退。可这一切,龚琳娜从来不后悔。她明白,破茧成蝶时刻的撕扯,从来都是疼痛的。她没有整容脸,也没有水蛇腰,但不假唱,不媚俗,坚持真实的自己,就是让众生迷倒的她自己。
虽然早先在业内已有名气,但龚琳娜还是依靠网络最终走红,这种成名方式是否太低档?龚琳娜表示根本不会,反而“很开心”,“以前民乐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人才喜欢,现在不少年轻人通过《忐忑》也开始关注民族音乐了,我很开心。”她的德国老公、《忐忑》曲作者老锣也来帮腔:“只要年轻人不喜欢,我们的音乐就不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