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子是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存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列子,本名列御寇,道家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先秦天下十豪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著有《列子》,其学说本于黄帝老子,归同于老、庄。创立了先秦哲学学派贵虚学派。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
3、是东周战国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创立了华夏重要的哲学学派庄学,是继老子之后,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4、文子,姓辛氏,号计然。是道家祖师,与孔子同时,有《文子》一书,文子思想尚阳,常游于海泽,越大夫范蠡尊之为师,授范蠡七计。范佐越王勾践,用其五而灭吴。
5、“人人不损一毫”的思想。是道家杨朱学派的创始人。在战国时期,有“天下之言不归杨则归墨的现象”,可见其学说影响之大。
6、庄子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老庄。在哲学思想上,庄子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7、列子,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人,名御寇,又名寇,字云,亦作圄寇。他是介于老子与庄子之间道家学派承前启后的重要传承人物,是老子和庄子之外的又一位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归同于老庄,被道家尊为前辈。他所创立的“列子学”,对后世哲学、美学、文学、科技、养生、乐曲、宗教等影响非常深远。
8、老子(传说前600年左右—前470年左右):公认的道家学派创始人,主张“无为自化、清静自正”(司马迁语),代表作是《道德经》。其身世没有确定的说法,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了三种观点:一说老子姓李名耳,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曾担任周守藏室之史,因见周德日衰,退隐西游,不知所终;二说老子是老莱子;三说太史儋即老子。后人对这几种说法有不同的观点,引起了长期的争论。
9、庄子(前369-前286):姓庄名周,字子休,战国时期文哲大家,宋国蒙人,是老子之后道家理论重要开创者,与老子并称“老庄”。生平只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楚威王之聘。主张尊重天性,逍遥处世、“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睥睨于万物”,代表作品为《庄子》。
10、杨朱:战国时期魏国(今河南开封市)人,字子居,是老子之后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主张“贵生”、“重己”、“为我”,其名言是:“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悉天下奉一身,不取也。人人不损一毫,人人不利天下,天下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