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 百家 > 正文

移动访问

符合道家艺术精神的描述有哪些

1、道家弟子张道陵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思想结合黄老方术,成立了道教组织。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将“道”和“德”“太上老子”作为最高的信仰,在古代由于道家强大的影响力如果不分开道家与道教,佛教无法撼动道教,所以佛教徒释道安等等极力分开道家与道教的混用。

2、新道家,主要指的是当代新道家,它是董光壁先生在《当代新道家》一文中首先提出的,在他的文章中,新道家指的是那些受道家思想启发作出卓越贡献的科学家。民间人士认为,凡是愿意按自己的天性生活,也不反对别人按自己的天性生活的现代人,都是新道家。

符合道家艺术精神的描述有哪些

3、《道德经》、《道家易》、《太一生水》、《文子》、《庄子》、《列子》、《六韬》、老子甲本卷后古佚书(《五行》、《九主》、《明君》、《德圣》)、老子乙本卷前古佚书(《经法》、《十大经》、《称经》、《道原经》)、《物则有形图》、《汤处于汤丘》、《汤在啻门》;

4、翻开《老子》《庄子》书中随处可见守弱、无用、居下之词。然而,道家之意却并不求于此,道家更注重的是功成与弗居,生而不有的不为物累的超然状态,而不是用这些去甚求于委身保命,载于生,懒的人的借口。

5、道家常见的“无为”两字表达的意思是是循道而作,法天地而为。其实无为正是有为的极致,让人变得淳朴自然,不做恶事,且道家并非听任自然,万事听天由命,而是自然而为,自然而生,不染物性,不为物累。

6、道家并不是阴阳家,如今假借道家名言所谓的阴阳生变,五行相生的,多是挂羊头卖狗肉,本意只为了赚钱。而凡是真正有所建树的,不会如此。

7、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学派,道家文化特别是其哲学思想以其博大精深、隽永多义的思辩内涵,超迈豁达、反对独断的开放胸怀以及古朴恢宏、神奇玄妙的独特魅力,经过几千年的传承繁衍已辐射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传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同时,它又以老庄哲学思想为基本内核,以文学、艺术、政治思想、人生观、养生术、处世术及道教、中医,气功、武术等为表现形式和社会化、泛化形态,内化于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结构和人格类型之中,凝聚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道家思想和儒家思想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两大主流,两者各有侧重、互有短长,因而相互补充、相互渗透,长期绵延不绝,汇合成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滔滔大江。

8、道家的思想体系虽然是以“道”为核心,但其最基本的精神却在“自然”两字。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以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人生观、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可以说,道家都是一些热爱自然之美的自然主义者,道家哲学是一种歌颂自然之性的自然主义哲学,道家思想的种种基本特性和基本精神皆由此生发而来。

9、道家崇尚自然的真正旨意,首先就在于要求人类顺应“自然之道”,返朴归真,以“自然”、“无为”作为社会、人生的理想状态。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第二十五章)。“道”是最高的本体,人、地、天都要效法“道”,但“道”的根本特性又是“自然”,所以人、地、天效法“道”最终又归于效法“自然”,“自然”是“道”及一切万物的根本精神之所在,故老子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老子》第五十一章)。道家所尊崇的自然,既指大自然的天然状态,又指由此引申出的顺其自然、自然而然的境界。道家人物都十分喜爱大自然,整部《老子》、《庄子》及陶渊明的诗等等,都充满了对大自然的赞颂、对和谐、纯朴、壮阔的自然之美和自然万物生机勃勃的生命力的由衷向往。在道家看来,与这种大自然相比,人类社会已经越来越失去了纯朴天真美好的自然品性,造成了种种丑恶和祸害,特别是看到人间的巧伪权诈、浮华奢侈、贪欲暴虐、厚颜无耻,真让人无限厌恶。而造成这一切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人类一步步远离了自然之道,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老子》第三十八章)。所以他们要求人们学习大自然的纯朴和谐,让一切事物都回复到其原始的自然状态,让事物显示其本来的面目,让人们保持质朴的天性,这就是返朴归真。他们认为,矫饰仁义、滥用礼乐、卖弄智巧,如同骈拇枝指、附赘悬疣,不合于自然之道。更有甚者,以钩绳规矩削性、以纆索胶漆侵德,这些皆有害于人性的正常发育,于社会人生无补,不如各顺其性命之情,让其自然而然地成长发展(参见《庄子·骈拇》等篇)。

10、道家思想是非常富有辩证思维的,道家辩证法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辩证法系统之一。但是,道家辩证法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它并非纯思辩的概念辩证法和客观辩证法,而是一种以社会斗争和人事经验为真正立足点的“实践的辩证法”,即是一种“保持生存避免转化的政治辩证法和生活艺术”。正因为如此,道家思想在社会政治生活和个人生活、处世艺术等方面都表现了胜人一筹的辩证睿智,成为一种典型的“中国的智慧”。

猜你喜欢